湖南法治報訊(通訊員 劉武)“檢察官姐姐,我的爸爸是聾啞人,媽媽患有精神疾病,家里就是靠爸爸打零工和村里人的接濟來維持生活。”面對檢察官的走訪,小慧(化名)的回答令人心酸。
小慧是一起刑事案件的被害人,檢察官在辦案中獲知其家庭困難,有救助的需要。通過進一步上門走訪,檢察官了解到小慧家里還是建檔立卡的貧困戶,完全符合司法救助條件,決定立即啟動救助程序。最終經過快審快批,將2萬元的司法救助金送到了小慧手中。
據悉,2023年以來,沅江市檢察院在辦理國家司法救助案件中,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,深挖案件線索,實現司法救助工作縱向聯動、橫向協同,最大程度保障特殊群體合法權益。截至目前,共辦理司法救助案件20件,同比上升185%,司法救助率居全市前列。今年10月,該院司法救助辦案團隊獲評全國檢察機關“為民辦實事”實踐活動優秀團隊稱號。
全面篩查線索,確保“應救盡救”。原刑事案件承辦人在聽取被害人意見時發現,小慧家庭情況特殊,初步符合司法救助條件,并將該案線索移送至控告申訴部門。通過實行內部線索移送、各辦案團隊逢案必查、重點篩查等,實現全院干警“一盤棋”、線索摸排全覆蓋,確保司法救助貫穿辦案各條線、全過程。控申部門收到線索后,第一時間開展實質性審查。通過實地走訪等,全面了解小慧的家庭情況及經濟狀況,實現變“坐等送案”為“上門問案”,確保司法救助落到實處。
堅持“因案施策”,實現精準救助。針對小慧的心理輔導訴求,檢察機關聯合團市委、市婦聯開展聯合心理幫扶。在心理輔導過程中,心理咨詢師以姐姐的身份與小慧親切交流,既拉進了與小慧的距離,又有利于快速解開小慧的心結。通過搭建全市一體化、多元化救助平臺,實現案件信息共享,確保司法救助與社會救助“齊頭并進”。在了解到小慧的家庭屬于建檔立卡貧困戶后,辦案團隊及時聯系當地村委,希望對小慧加大救助力度,確保解決小慧最迫切、現實、直接的困難。
?
堅持定期回訪,鞏固救助成效。堅持“一次救助、長期關懷”原則,由結對檢察官對被救助對象不定期開展回訪。對回訪中發現的新情況、新問題,及時溝通解決、有效化解社會矛盾;對生活仍存在一定困難的,幫助其繼續申請社會救助,進一步鞏固救助成果、優化救助效果,確保既“救當下”更“利長遠”。在回訪過程中,辦案團隊了解到:小慧已經走出心理陰霾,重新熱愛生活。檢察機關通過一體化融合履職,讓司法救助的暖意流進了更多“小慧”的心中。
責編:楊紹銀
一審:楊紹銀
二審:伏志勇
三審:萬朝暉
來源:湖南法治報